您好!欢迎访问西安市健康教育所网站! 网站邮箱 在线留言
您暂无未读询盘信息!

西安市健康教育所

争创文明城市 共建和谐家园

健康你我他

首页 > 科普健康知识 > 青少年健康
管好校园玩具,宜疏不宜堵(民生观)
发布日期:(2025/06/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点击次数:162

曹怡晴       

          对于处在成长关键期,分辨力与判断力尚弱的孩子们而言,管好校园玩具,“疏”比“堵”更加行之有效


  最近,用中性笔制作“笔枪”在中小学生群体里逐渐流行,社交平台上常能见到这类“教学视频”。从耍“笔刀”、养“臭水”,到做“笔枪”、打“针筒”……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不一样的校园玩具成为“小孩哥”“小孩姐”的心头好。然而,一些校园玩具常因玩法不当引发意外事故,其中暗藏的安全隐患,让许多老师、家长感到担忧。


  自制玩具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加之披着“创意制作”“文具改造”等外衣的“教学视频”引导跟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当这些玩具成为社交工具时,安全警告往往就失去了震慑力——部分家长老师表示,即使反复告知危险、明令禁止,仍有孩子继续偷偷制作。


  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玩具,该管,但不可一禁了之。对于处在成长关键期,分辨力与判断力尚弱的孩子们而言,管好校园玩具,“疏”比“堵”更加行之有效。


  以恰当方式提示安全规则,明确创意与危险的分界线。未成年人对新事物缺乏足够的理性认知,未必知晓看似无害的玩具,会因不恰当操作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家长和老师需做好安全普及,在不扫兴的前提下同孩子们“约法三章”:比如,挥动玩具枪时不要拿枪口对准自己和别人;捏完橡皮泥后得好好洗手,以免误食硼砂……明晰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后,危险玩具和玩法自然就没了市场。


  在此基础上,不妨尝试寓教于乐,利用学科知识指引,把孩子们的探索欲变为求知欲。对“笔枪”感兴趣的孩子,或许对机械原理有所探求,如以此为契机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有关调试弹簧弹力、优化发射角度的具体实践,孩子们学知识便有了更强的自驱力。热衷养“臭水”的孩子或许对化学、生物实验颇感兴趣,要是在课堂内外多普及相关内容,也许能实现从危险游戏到教学资源的转变。


  健康有益的玩具有助于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和身心成长。在课余活动中,给玩具装好安全锁,为孩子上好安全课,让他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得到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5日 13 版)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