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领导的一个团队,在已知的蚊子“感觉能力清单”中又新增加了一项——红外辐射感知能力。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埃及伊蚊等蚊子利用多种线索从远处定位宿主。这些线索包括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气味、视觉、皮肤散发的对流热以及人体散发的湿度。然而,这些线索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研究人员猜测,有更可靠的方向性线索帮助蚊子追踪人类,比如红外辐射。
此次,团队将可传播登革热等病毒的雌性埃及伊蚊放在两个区域进行对照实验。两个区域都暴露在相同浓度的人类气味和二氧化碳中,其中有一个区域还暴露在来自人类皮肤温度的红外辐射源下。
结果发现,来自34℃(与人类皮肤温度接近)的红外辐射源使蚊子的寻主活动增加了一倍,且在距离红外辐射源约70厘米的范围内,这种活动频率仍维持较高水平。这表明感知红外辐射是蚊子用来定位人类的新途径。
蚊子无法像感知可见光那样直接感知到红外辐射,因为其能量太低,无法激活动物眼睛中用于检测可见光的视紫红质蛋白。但团队发现,蚊子触角尖端有一种温度敏感蛋白TRPA1,其本质是一个温度传感器,可帮助蚊子检测红外辐射。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宽松的衣服特别能防止蚊虫叮咬。因为其不仅可以阻止蚊子接触人类皮肤,还可以让红外辐射在皮肤和衣服之间消散,让蚊子无法感知到红外辐射。
西安市健康教育所开展 2024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及 区县级健康促进医院业务指导与考核
2024-11-22西安市2024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暨市县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培训班顺利召开
2024-08-02西安市健康教育所组织开展2023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督导复核
2023-11-27西安市健康教育所开展2023年度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业务指导与考核
2023-11-27